菖蒲

从端午“三味”中谱写传统文化的育人曲

当艾草的清香在空气中氤氲,菖蒲的锋芒破开沉闷的晨霭,蜀葵的绯红在高墙外探出头来,监狱民警以这端午“三味”铺开了一堂浸润服刑人员心灵的文化课,以传统文化为墨,在高墙之内书写“洗心”的仲夏篇章;以使命担当为弦,奏响“传承”的激昂旋律;以千年薪火为炬,照亮“候鸟”的

传统文化 端午 蜀葵 菖蒲 菖蒲叶 2025-05-31 09:01  10

菖蒲:从诗画中走来,携祥瑞寓意的东方仙草

在历史的长河中,菖蒲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它不仅频繁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里,成为他们寄托情思的重要载体,还时常在画家的妙笔丹青之下,展现出别样的风姿。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”,早在《诗经》的时代,菖蒲便已进入人们的视野,与荷花相伴,描绘出一幅

仙草 祥瑞 菖蒲 诗画 祥瑞寓意 2025-04-24 16:31  7

AI游中国|苏轼笔下的端午,原来这么玩!

端午节的起源,说法众多,其中以纪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。战国时期,楚国大夫屈原,心怀爱国热忱,却遭奸佞排挤,壮志难酬。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,他悲愤交加,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。百姓们听闻噩耗,纷纷划船打捞,又怕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,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,这便是

端午 苏轼 苏轼笔下 菖蒲 赛龙舟 2025-05-31 08:53  9

邢大年端午画作: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

端午,这个承载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,在画家邢大年的笔下具有独特的寓意。作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于内蒙古的重要艺术家,邢大年的艺术轨迹交织着"京津画派"的典雅基因与塞北草原的雄浑气魄。从北平胡同里的书画世家,到敕勒川畔的艺术深耕,他将个人生命体验熔铸于笔墨之间,

艺术 端午 菖蒲 端午习俗 京津画派 2025-05-31 03:38  9

锐评|端午,何以生生不息?

中国人对于端午内核虽有一致的理解,但具体到各地的节庆习俗上,还是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地方风情。南方地区水网密布,岁岁年年龙舟竞渡盛况夺目;北方人家注重祈福驱邪,五彩绳、纸葫芦、艾草菖蒲寄托着美好心愿。即便是一只粽子,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形状。“甜蜜”与“咸香”的口味

锐评 端午 龙舟竞渡 菖蒲 屈原 2025-05-31 07:43  7

端午古诗词60首

端午佳节,历代诗人饮酒品粽之余,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。001.吊屈原赋(汉)贾谊恭承嘉惠兮,俟罪长沙;侧闻屈原兮,自沉汨罗。造讬湘流兮,敬吊先生;遭世罔极兮,乃殒厥身。呜呼哀哉!逢时不祥。鸾凤伏竄兮,鸱枭翱翔。闒茸尊显兮,谗谀得志;贤圣逆曳兮,方正倒植。

古诗词 端午 菖蒲 屈原 端午古诗词 2025-05-31 07:21  8

粽叶香里的守望

晨光还未完全漫过山脊,我便带着母亲踏上归乡路。她握着车窗扶手,望着沿途熟悉又陌生的风景,絮叨着街口老槐树该抽新芽了,巷尾阿婆的糖糕摊是否还在。我笑着应和,却不知这趟旅程,竟成了命运的倒计时。

川川 菖蒲 粽叶 艾草菖蒲 竹匾 2025-05-31 06:09  12

端午节的多维想象:跨越时空的文化解码

端午节的起源如同银河中的繁星,交织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。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发现,"五月五日"的记载与夏至节气重合,揭示了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形成的"阴阳平衡"认知体系 。在楚地,屈原投江的悲壮传说与吴越地区伍子胥的忠魂故事,如同双子星座般共

时空 端午节 龙图腾 菖蒲 河姆渡遗址 2025-05-31 05:46  6

今日端午,牢记:1要躲,2要送,3不挂,4要吃,为盛夏开好头

今天是5月31日,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端午假期的第一天,同时也是2025年端午节到来的日子。端午节,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。在古汉语中,“端”字有开头、开始的意思,所以“端五”指的就是“初五”,按照历法,农历五月也叫“午月”,因此端午节也

端午 端午节 菖蒲 好头 躲端午 2025-05-31 05:03  10